谦川中医诊所-林树元 主治医师 出诊地点: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门诊部 中医内科
谦川中医诊所
微信公众号:林树元经方工作室
【出诊信息】
1周2,3,4,7全天
地址:杭州西湖区文一路190号谦川中医诊所
电话:0571-87972015
2.周四、周日全天 地址:文一路190号问安中医
预约电话:0571-86702196(周一闭馆,预约请在非周一的工作时间打电话)
3.周二下午 地址:皮市巷6号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门诊部
预约电话:0571-87686890
林树元
介绍:临床擅长经方与家传学术经验相结合,治疗多种内、妇、儿科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如眩晕综合征、中风后遗症及顽固性头痛、睡眠障碍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脂肪肝、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及放化疗期调治,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多囊卵囊、子宫肌瘤、不孕等,儿科疾病如咳嗽、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哮喘、消化不良、便秘等。
不经历一些弯路,不是临床上头破血流,可能永远都体会不到这种“暮然回首,经方就在灯火阑珊处”的心情吧。
近段时间常有朋友询问如何自学中医。说实话,现在中医学习的现状就是,有机会正规系统学习中医的人很多无心向学,而真正想学中医的人却苦无门路。可能这也是近年来中医学堂逐渐兴起的原因之一。
学中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医理论总给人玄奥晦涩的印象,所以金元名医王好古谓“此事难知”。但中医又一理通、百理通,所以清末名医陈修园又有“医学实在易”的感叹。
我以前的博文中曾贴出了我们编写《林沛湘学术经验集》时选的爷爷的一篇自述,讲的就是爷爷当年如何自学中医的:
前三年苦读四大经典,再三年通读各家学说,再五年寻师访友。这种方法绝对系统得不能再系统了,不过估计现在也没人能做得到——这太苦逼了,11年。。。所以,我还是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现代人如何自学中医吧。
首先,要明白我们学中医要学到什么地步,也就是我们学中医的目标是什么。
如果只是知道点中医常识,懂得一点养生保健的方法,那就不用谈什么自学中医了,去看看《养生堂》和《健康之路》就行,又轻松又欢乐。
如果是作为一个文化去了解,那可以去看一些中医文化类的书籍。推荐一部纪录片——《黄帝内经》,一共60集。基本上中医的理论、文化、历史都在里面。就是这部片有点长,很惭愧,我自己都没看完,几年前看了大概一半吧,很不错。
如果真的想系统地学习中医,甚至要考中医师的证书,那就要好好规划了。有人问我是不是要买教材来看,买什么教材。跟着教材学,当然也是可以的。而且现在网上都有各大中医院校把自己的精品中医课程的视频放到网上,每一门都有。
但是如果要跟着教材走,那一整套学完下来,从先到后分别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这是最主要的,也就是考执业医师要考的内容。
这么一整套学下来,没有老师上课,自己去弄很少有人能走得完下来。因为这实在太无聊,关键是和临床严重脱节,学完了也看不好什么病,实在是有点花不来。
又有人问,是不是要从四大经典学起?
可以试试,但有可能《内经》头三篇没看完就崩溃了。古人很多直接从《内经》、《伤寒》这些经典著作学起。但那是因为“秀才学医,笼里抓鸡。”于现代社会,显然是不适用的。
所以,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在上面二者中折中一下:先看一些中医的入门书籍,对中医理论有一个大概的把握了以后,直接从中医经典入手。
具体地说,首先中医的入门书籍是不少的,这里我推荐两本。
一本是背的,陈修园《医学三字经》。这本书以三字经的体例,把中医的发展简史、基础理论,都浓缩在了一个小小的册子里,背下来以后,能对中医有一个感性认识。并且作者加有按语,简便易懂。方药中先生写有《医学三字经浅说》,可作参考。
另一本是用来读的,秦伯未《中医入门》。这本书以“理、法、方、药”为纲,将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理论都比较简约而又很系统、明白地阐述了出来。仔细地读过后,能对中医有一个框架性的认识。这样,学起经典来就没那么容易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经典先学哪一本?如直接学《伤寒论》,可以很快的进入临床。如果您只是想很粗浅地学一下《伤寒论》,学一下方证相对,那倒也不是不行。但是想要真正读通《伤寒》,《内经》的底子还是不能缺少的。
由于《汉书·艺文志》中对医经派与经方派的记载,经方界一直有的一种“去内经化”的风气,殊为不智。经方中的营卫理论、胃气理论、津液理论,皆源于《内经》,没有这些生理基础,那经方理法就失去了生理的根基,营卫交合、津液流布、胃气为本,这些经方的基本理念都无从谈起。
当然,《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不能硬套《内经》的藏府经络理论,这又是需要明确的。
其实学中医,大多数时候,还是靠的自己。只是在一开始的方向性问题有人把关,到了一些坎上有人提一下。
比如我父亲是很严的,但也是很“不负责”的。
说他严吧,比如说,当年一开始学脉诊,脉诊的规定是医生的左手把患者的右脉,右手把患者的左脉。有一次给外婆把脉,为了省事,我用一个手把。被老爸看到,劈头盖脸地说了好一顿。
说他“不负责”吧,平时都是放养式,也不给我上多少课,也不讲什么东西,考试嘛80分以上就OK。有什么问题去问吧,心情好嘛讲两句,心情不好嘛就直接让我去翻什么什么书。抄方嘛,想去就去,不想去也不管我。
这也直接造成了我越往后和他的思路风格越不一样,到了现在就完全是两样了。
扯远了,先说《内经》。当时怎么学《内经》的?首先一个是背!这是学中医一切的一切的基础!但背要有方法。所谓的记忆,其实就是不断地重复地刺激大脑。
所以我背书的方法就是读。不用死命地去背,有人读一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然盖上书背“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这样只能短期记忆,但以后很快会忘掉的。
就是每天早上起来读,读上那么半年一年,那这些经文就存在你深深的脑海里,你的梦里,你的心里,你的血管里了……
到现在,写论文,看病,那些经文我还时常想起。不管《内经》、《伤寒》、《金匮》都是这样。
以前在广西中医学院的时候,有一个药用植物园,每天早上都有很多人在里面读书。我曾经去那转过,很遗憾,都是读英语的多。背方歌的也有,甚至还有人在那读《组织胚胎学》!
再一个就是理解。我当时是这样学的,所有有名的《内经》注本全拿来,我家里别的没有,就是这种书多。王冰注本,还有《类经》、《集注》、《注证发微》、还有什么姚节庵的《节解》,全摆到桌上。看完一句话,就一家一家的注本这么去看。
比如还是那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王冰说什么,景岳说什么,隐庵说什么……全看完,觉得哪个说得有道理,记下在书旁边的空白处,然后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
就这么一句一句,一段一段,一篇一篇~中医的悟性与天分怎么来?悟性不完全是天生的。我们不断地在中医经典的智慧光辉之下得到熏修,在反复地思辨过程中,将中医理论与思维凝炼以后,对中医的道理有了越来越高的亲和度,这就是悟性!
话又说回来了,这个思辨的过程与成效,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那这一部分就是不可控范畴。
当然,现在现在想想,很多注解辞藻华丽,然只是随文衍义,没有什么实在的意义,这也是需要去甄别的。
《内经》的内容很多,不可能学得完。我当时是按照一些现在公认最重要的那些选出来看的。不过后来发现这样并不是最好的选法。
因为不管是《素问》还是《灵枢》,都是八十一篇,正合九九之数。而《素问》的前九篇正是精气、阴阳理论的核心,是中医理论绝对的中心所在,也是全书的总纲。《灵枢》也是相类的。所以,如果能不断地学前九篇、背前九篇,再往后,那底子才打更牢。
之后,就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了。而《难经》,对经方的脉法有着一定影响;《本经》,则是理解仲景用药的金钥匙。
一开始学《伤寒论》那叫一个头大。
《伤寒》和《内经》完全不一样,《内经》是把道理说得明明白白,岐伯恨不得把那些医理都塞进黄帝的脑子里去。
仲景呢,经常只告诉你什么病,什么脉,什么症,用什么方,看上去有经常不太讲道理。那段时间我脑子里全都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后来,直接拿了一本影响最大的注本——《伤寒来苏集》来读,却不知所云。
又过了一段时间,想想还是降低点门槛吧,于是乎,找来《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嘿嘿,这下好了,就这么一条一条地从头看到尾,终于初步明白《伤寒论》是讲什么的了。
然而,这并不是学《伤寒》的好路径。因为,这直接造成了,当时的我觉得《伤寒论》似乎没有太多的精深之处,于是转而把心思放在了温病上面……
相对于《伤寒论》,可能《金匮》有时有点为人所忽视。
我的师兄,老余,《伤寒》研究得较深~我们隔三岔五就要讨论很多《伤寒》的问题。但是这家伙没看过多少《金匮》的东西(注:这是两年前,两年前!!!不是现在,不是现在!!!),经常挨我笑话:
“诶,树元,你这条文写错了吧。人家是‘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防己黄芪汤汤主之’,你怎么写了个‘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防己黄芪汤主之’?”
“我晕,这你都不懂!翻到《水气篇》自己去看看!……哈哈,怎么样,傻了吧,嘿嘿嘿”
“我*^%*(%#%&*!”
我《金匮》的入门是看尤在泾的《金匮要略心典》、陈修园的《金匮要略浅注》和黄曾树《金匮要略释义》三本书。之后整理爷爷的《金匮讲义》,对每个疾病与用方又有了较清晰的了解。
后来真正比较全面地认识《金匮》,是读研究生的时候负责学校主编的《金匮要略辞典》的一些工作。就像罗大伦老师讲徐灵胎时说的,一开始就没把自己当学习,而是把自己当专家~这学习呢就是编书!学习完了也就编完一本书了。。。
当然,现在想想,《伤寒》和《金匮》,其实是不应该掺杂太多后世的注解与理解,而是从原文出发,用仲景的条文解释仲景的条文,用仲景的方子解释仲景的方子。
1800年来,我们就是引入了过多的学说,使得经方在临床上沦为空谈,失去了临床阵地,在学术上也逐渐势弱。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经方就能处理临床中绝大多数问题,剩下的也能用针灸补上,看上去金元四大家、温补学派、温病学派,似乎作用不大,其实不然。
这些都是中医的基本素养,是完善中医理论与临床思维的基础。每一门派, 每一名家,都在自己的学术立场上多有发挥。不了解各家之学,就不会真正的知道什么才是最为核心与珍贵的东西。
人各有路,涉猎百家学术,重回仲景门下,又有一番感慨。不经历一些弯路,不是临床上头破血流,可能永远都体会不到这种“暮然回首,经方就在灯火阑珊处”的心情吧。
文源公众号“林树元经方工作室”,作者/林树元